万科成功经验:一群头脑在思考

2018-01-23来源 : 互联网

一群会思考的头脑

《万科观点》(花城出版社2004年出版)这本书中的作者,我大部分都认识。他们有的仍在万科,像王石、郁亮、单小海;有的已经离开了万科,像姚牧民、郭钧、林绍洲;还有不是万科的,甚至是竞争对手,但经常同万科联系在一起,像任志强、冯仑。

乍看本书的名字和这些作者,好像这些文章谈的都是地产界的事。其实不然,这些文章远远超过了盖房子的话题。房子是大部分人一生中购置的*大财产,它同粮食一样关系到人的生存和尊严。

改革开放后,商人可以从事房地产了。可是,这些写文章的人,当时哪个会盖商品房呢?不要说商品房,就是房子他们都没盖过。他们有的当时正在倒卖电器,有的正在学校读书,有的还在工厂里当工人。不仅他们不会,当时整个中国大陆也没有人知道怎么建商品房,大学教材里干脆就没有房地产这个词!

没人懂,不要紧。只要有需求,就会有商人,商人都想成为**个吃螃蟹的人。于是,这些人呼啦啦地冲进了中国刚开放的房地产行业。

然而,长城不是**建的。有了需求,有了资本,有了土地,有了设计的自由,不代表你马上就会盖、会卖、会管理商品房。

现在新楼盘开卖,除了争奇斗艳的广告外,购房者对一个个装修得美轮美奂的样板房也早已习以为常。

可是,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直到1990年,中国才出现**个样板房。

现在人们买房子,必须要问:“每月管理费多少*?物业管理是哪个公司?”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直到1992年,中国才有**个房地产物业管理公司。

现在,买高层住宅的人都知道要有亮亮堂堂的落地窗,引景入室嘛。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中国的高层民用住宅,直到1995年才有落地窗的设计。

深圳万科房地产公司就是在15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几乎用尽了当时在市场上卖股票筹来的所有*,用一个天价,获得了中国历史上拍卖的**块住宅用地。在没有任何房地产专业知识储备的情况下,万科公司跌跌撞撞地踏入了这个行业。

然而,那块贵地没有噎死万科。15年之后,它变成了中国房地产界公认的老大。

我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讲授万科的案例时,同学们必问的一个问题是:“万科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从商场里走过来的人都知道:企业同人一样,成功的背后有太多的偶然和必然。

因此,在回答同学们的问题时,我永远避实就虚。我说:“因为,万科不是一个脑袋在思考,而是一群脑袋在思考。”

不信你们看,中国有哪个企业的员工能这样大面积地、长期持久地、像**一样关注自己的产品和自己所处的行业,“前仆后继”地写出这么多轻理论、重实际、非官样的产业学术文章?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