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嵊州紫砂代表人物的创业故事

2014-10-23来源 : 互联网

日前,市紫砂工艺厂厂长金祖稠和妻子*小英接待了一位来自义乌的客人,在参观了他们位于崇仁镇的工厂和位于市艺术村的展示厅后,客人以1万多元的价格买下了金祖稠制作的一个手工紫砂茶具。金祖稠说,近年来,像这样动辄上万元的紫砂产品专门定制并不是少数。

“对我们来说,自己**还是次要的,主要是从中看到了嵊州紫砂的价值,也给了我们把嵊州紫砂工艺传承下去的信心和动力。”

事实上,这也是这对“紫砂伉俪”多年以来坚持的原因。

与紫砂结缘

1975年,20岁的*小英进入位于崇仁镇的嵊县紫砂厂当学徒工,这是当时全县*大的一个紫砂企业。

*小英的师傅是宜兴紫砂传人、**紫砂老艺人蒋祖良,因为对学生要求严格,身边只带了20来位学徒,*小英是他的关门**,也是*喜爱的一位学生,他对*小英的评价是:“好学上进,有自信心,认定了的目标从不半途而废。”

因为性格中的好强,加上好学,很快,*小英就“出师”,被任命为班组长,后来又担任了紫砂车间的车间主任。

藏在一个柔弱女子外表下的管理天赋有了施展的舞台,从原料、制胚到烧成,*小英什么都要操心,什么都要做到*好;一些别人眼里的“闲事”,她也要管,看着窑炉里很多煤都没有**燃烧就被扔掉,她觉得“肉痛”,就在车间里开展了节约烧煤的比赛,一个星期检测一次,煤渣燃烧得*干净的班组可以得到奖励,虽然只是茶杯、水壶之类的小东西,但却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很快,原本的用煤量就下降了20%。

在紫砂厂的十几年里,*小英坦言“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就算是寒冬腊月,下着大雪,她也要半夜起来去看烧窑,生怕值班的年轻人因贪睡而误了质量。

在*小英将*美好的青春投注在紫砂事业上的时候,嵊州紫砂也走过了*辉煌的阶段,一度可与宜兴紫砂相媲美。只是因为各种原因,当宜兴紫砂越来越被世人识的时候,嵊州紫砂却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时光如水,一转眼已是1988年。改革浪潮开始席卷全国,也催生了许多人心底的梦想。*小英决定辞职创业。

这个决定如同一块大石头,在她的身边激起了很大的涟漪。丈夫金祖稠首先不赞同,国营企业呆得好好的,而且两个人一个是设计骨干,一个是管理中层,一家人生活过得宁静稳定,何必自担风险创业呢?

但*小英骨子里的执拗,让她毅然决然地辞职离开了企业,成为当时全县国营企业自谋职业的女工里为数不多的一位。1988年5月,在向亲朋好友筹资5万元后,*小英在崇仁镇赵马村办起了 “嵊县登丰紫砂厂”(后改名为嵊州市紫砂工艺厂),招收了十来名职工,又发展了十来名外加工的村民。*小英一方面当老师,培训徒弟,一方面当全面手,亲自制作模子,烧窑,不到一个月,精巧别致的微型紫砂花盆就成批问世,8月份,她又以敏锐的市场触觉,开发设计紫砂茶具。当年10月,她独自赴广东开广交会,就接下了1万多元的茶具出口订单,第二年,广交会的订单就上升到6万多元。到了1995年,*小英的出口订单达90多万元,名列全省紫砂生产企业出口成交额首位,其出口创汇事迹还被列入《中国出口商品及生产企业大辞典》。

创业之初的那段日子,是*小英印象*深、*难忘的一段时光。每次一接到订单,她就把办公室当成了家,设计、做样品,实在太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睡一会,睡醒后,脸也没时间洗就继续接着做。为确保产品质量,她亲自担任质量检验员,发现一丁点的问题,就全部砸烂重做,对10多道生产工序,她道道严格把关,连一毫米的误差也不允许存在,因为“要是每道工序都相差一毫米,到*后成品出来的时候,产品就会**走样。”

看着妻子决心已定,且没有回头的意思,金祖稠不忍心妻子太过劳累,思虑再三,1988年下半年,他也从企业辞职,正式办起了“夫妻作坊”。

在夫妻二人珠联璧合的配合下,紫砂工艺厂生产的紫砂花盆、工艺茶具形成7大系列、600余个品种,98%以上外贸出口,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金祖稠亲手设计制作的上百件价格不菲的紫砂工艺品还为国外的紫砂爱好者收藏。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