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熊晓鸽**的IDG资本凭借对91无线、久邦数码等投资项目获得丰厚回报之时,正是IDG在中国投资20周年的节点。作为中国*早和*成功的早期投资机构,IDG一直没有放慢自己的脚步。熊晓鸽没有一丝怠慢,他还对新事物保持着敏感和关注,在个机会和挑战并存的时代,做投资是一件让人年轻的事情。
在蔡文胜、徐小平、熊晓鸽、阎焱等投资人大佬眼里,究竟什么是创新?
20年前,IDG刚成立基金时,熊晓鸽在一篇文章里写了当时回国后的梦想:做杂志,然后做风投。
杂志出版就是改良,风投就有些**性,很多人没做过,只是我开始的早一些,做了****个风险基金。现在20年过去了,一看,哎哟,你当年的梦想全部都超额实现了。那你就要想,未来的20年要做什么呢?
现在我们投资了几十个杂志了。但是看看当下,美国很多的杂志都关掉了,过去的美梦成了噩梦。所以内容方面要做什么样的事情,需要考虑。
去年,我们就把台湾版的《国家地理》杂志收了过来,现在同时出了电子版,投资三个月后开始**。我们为什么花大价*投资传统媒体呢?因为它的图片库和地图库,全世界没有一个是它的竞争对手。
对于未来而言,我们想的是一定不能再重复以前的路,好的东西要继续保持,但是还要继续突破。为什么我们一直在说移动互联网呢?因为它使得信息传播的效率提高了很多。
移动互联网可做而传统媒体不能做的,是搜索和寻找。第二个是移动,只要有信号,就可以到处浏览。还有就是内容,有些是****和再生的。*后是效益的可评测性。现在,移动互联网很容易知道谁在什么时候浏览什么内容,当这些形成产业的时候就能做很多事情。
移动互联网将来可能不靠广告**,而是靠内容**,这对传统媒体又是一个冲击。熊晓鸽认为未来,传统媒体的同质化会越来越少,读者的选择性会越来越强。因为人无法改变自己一天的24小时。时间宝贵,就不可能到处去挑,这样的话就会选择品牌,愿意支付高价。未来传统媒体要发展内容的话,需要要找一些无法被别人取代的。
现在中国已经是全世界使用智能手机*多的一个国家了,已经有2亿多的人在用。我们投资了小米公司,像这一类的公司会在中国得到很好的发展。还有已经说滥的一个话题C2C,就是Copy to China ,把国外的模式拿来。我们过去主要是C2C,那么在未来呢,很多的模式应该在中国出现,也许是C2W,China to the World。
现在玩游戏的、玩移动互联网的,你会发现他们年龄越来越小了。我经常出席一些研讨会。像过去开会一定要来一些部里的**,什么研究所的所长啊,但是在移动互联网、TMT行业没什么专家,这给创业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在投资上,对人的判断不能用理性来衡量。尤其是在新的领域,像移动互联网,因为很多新的商业模式还没出来,它需要创业者去不停地进行尝试,去吃亏,然后去学到经验,然后找到一种模式。所以对创业者本身来讲,竞争也是蛮大的。摸索不是简单地去执行就行了,他自己还要学习。另外一点,要吸引新人跟他一起来学习。这对团队合作能力、人格魅力的考验还是很大的。
我们投过很多的公司。这些公司的创业者有些方面聪明,有些方面笨,聪明是很难评估的。那些成功的人并非绝顶聪明的人,而是相对聪明的人,懂得学习、坚持和执著,对未来有一种开放的心态。我觉得敢于坚持很重要。
过去这两年,做风投、做PE日子挺难过。IPO暂停,很多基金都撑不下去了。不开放IPO很多项目没法投,总需要等待。
而2013年刚好是IDG资本在中国做投资的第20个年头,也是我们回报*多的一年。去年有几个比较好的回报,比方说投资的91无线卖给了百度,投资的久邦数码在美国上市。我们不依赖于一个市场,但对于国内的一些风险基金来讲,他们主要靠创业板块来做,如果一关闭创业板,那不就傻了么?
我们掌管着几类基金,有种子期的,还有成长期的,还有资本基金或者叫做PE基金,还有媒体基金、人民币基金,比较灵活。所以这些投资加在一起,现在每个月投资大概有两到三个。你做项目并不是你投得越快越好,你要保持一定的速度,我们不管是市场热也好,冷也好,基本上就是这样一个速度。像有的公司,资产一热就投得特别快,我们恰好相反,我们是市场冷了,我们恰恰要投的多一点,市场热我们就投得慢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