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主妇创业干什么赚钱?创业未必非要高大上,家庭主妇也来创业!轻松赚到钱,让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德清家庭主妇是怎么干的,也希望给创业中的人们给一些方向。
“永梅,芝麻还要吗?我前些天又收了些。”昨天一大早,三合乡上杨村村民计桂根老爷子就急着到村里淘宝服务站推销自己的芝麻。“收,多少都收。”上杨村淘宝服务站负责人王永梅和胡英一边热情回应着,一边忙着递上一碗地道的烘豆茶。
看到这,如果你以为王永梅和胡英收芝麻只是在帮村民进行网销那就错了,现在她们俩有了另外一个身份——姐妹烘豆茶创始人。“前半辈子我们两个一直都是家庭主妇,现在有机会也有好的条件,就想把杨坟传统的烘豆茶卖到网上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老传统。”王永梅笑着说。
一年忙碌都在准备烘豆茶
“以前没打算把烘豆茶做成产品销售的时候,我们一年中大部分时间也离不开它。”王永梅说,三合传统烘豆茶主要由烘豆、橙皮、胡萝卜、芝麻、笋干、花生和茶叶组成,每一种原料都是土生土长的纯绿色食品,都有各自的季节性,所以平日里,身为家庭主妇的上杨媳妇们就会准备这些辅料。
“烘豆茶中最需要注意的是茶叶和烘豆,茶叶必须是明前茶,口感最佳,烘豆的做法较为讲究。”胡英说,准备好了明前茶,就得开始张罗起笋干了,忙到五六月份就可以稍作歇息,等到十月份左右,就要开始准备烘豆了。
“我们这一带老一辈的人都知道,青豆最好是早上采摘,然后及时剥出来,并进行烘制。”胡英说,隔几天味道也就不一样了。十月份以后,得抓紧切好晒好橙子、胡萝卜,准备完所有辅料,待到过年期间,正宗的烘豆茶就可以拿出来招待客人了。
偶然机会萌生创业想法
烘豆茶,作为我县特有的待客传统茶,拥有悠久的历史,其中三合烘豆茶习俗最为正宗。“从小喝到大,一直都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一代代传下来,我们也就跟着做了。”在农村淘宝站,胡英分拣着新收来的芝麻说,把烘豆茶做成一种产品也是一个偶然机会,属于无心插柳柳成荫。
“4月份的时候,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会期间,我们应邀带着烘豆茶作为一种非遗项目去洛舍参展。”胡英说,烘豆茶本地人基本都知道,制作手法也都大同小异,在参展的过程中前来问津的人并不多,直到温州市瓯海区宣传部长黄文献的一句话,才让姐妹俩茅塞顿开。“黄部长喝到我们极具地方特色的烘豆茶后,希望我们可以打造一个烘豆茶品牌,从老百姓中收原料,把老传统变身致富项目。”听罢黄部长的“金点子”后,姐妹俩开始琢磨起这种独特的非遗项目传承方式,但是要从家庭主妇成为创业女强人,姐妹俩还是有点犹豫不决。
7月24日,上杨村农村淘宝服务站正式开张,王永梅、胡英姐妹俩在经过前期的培训学习后,正式成为农村淘宝站的工作人员。“在看了别人的淘宝站后,我们也想突破只买不卖的处境,卖什么成了我们最大的问题。”王永梅说,两人一商量决定把前阶段未落实的烘豆茶进行商业化销售,至此,姐妹烘豆茶品牌正式创立。
文化集市打响产品第一枪
相比于大多数创业者的心思缜密,45岁的王永梅和胡英显得有些不足,不过,姐妹俩的勤劳、朴实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首次亮相大众,就获得了不错的销量。
筹备了两个月时间,姐妹烘豆茶的第一批成品正式诞生。“以前只用来招待自家客人,现在要面对广大消费者,烘豆茶的品质必须牢牢把关,味道好,卖相也要好。”王永梅说,为了提升烘豆茶的整体品质,姐妹俩在原料选择中格外严格,所有收来的原料都得亲自把关,还请了专人设计了极具地方特色的烘豆茶外包装。
功夫不负有心人。姐妹烘豆茶有幸参加了第六届游子文化节创意市集。“和其他参展的70家本地特色文化企业相比,我们的烘豆茶显得有点‘不上档次’。”王永梅笑着说,这次参展也让她看到了自己产品的不足,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烘豆茶的现场试喝受到了近百位市民的好评,由于价格实惠、分量足,带上市集的7种原料组成的十几拎烘豆茶礼包换回了两千多元的回报,这也让姐妹俩更加坚定了创业的想法。
如今,姐妹烘豆茶已在当地小有名气,王永梅和胡英负责的农村淘宝站也经营得有声有色,许多人开始慕名前来买上一拎传统烘豆茶。“接下去,我们打算注册商标,把相应的证件办齐,正式进军电商和商场,把我们的传统烘豆茶传承下去。”王永梅和胡英异口同声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