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企业从小壮大,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从一楼到十楼,坐电梯几秒钟就能到达,但一旦发生危机,掉下来也很快。企业发展不如‘走楼梯’,一步步走上去,到了十楼再往下看,不会头晕。”
2万元和一场雨
1972年,孙德良出生在浙江萧山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民家庭,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努力读书,到城里去。高考时的成绩并不是十分理想,于是只进了沈阳工业大学,读计算机。作为一个非名校学生,在校时的孙德良就意识到没有一技之长将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当看到英语很好的师兄因为这一技能而找到了份很好的工作时,他也立志要将英语学好,作为自己的一块敲门砖。于是大学期间,他发愤图强,努力学习英语,甚至将一本厚厚的英汉大辞典从头到尾背了下来。因此,他不仅收获到了毕业后的**份工作——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翻译,而且认识到了互联网的非凡力量,从而走上互联网的创业路。而这种背字典的精神,也在他日后的创业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于孙德良的创业,有两个故事是他津津乐道逢人必讲的:2万元和一场雨。1997年,在社会上闯荡了两年之后,他*终选择了自己创业的路。但是作为一个没有固定收入的年轻人,没有人愿意借*给他做创业的资本。*终是农村的老父用家里的房子做抵押,借到了两万块。正是这两万块,造就了他今天的数十亿身家。
而“一场雨”更是孙德良懂得变通的典范故事:创业初期,孙德良想凭借浙江兴盛的服装业,做一个服装网站。当时杭州的武林广场有一个服装展会,他打算去做个市场调查。但是一场雨,将他的美梦打碎。参展商和观众都被淋得无影无踪,而他也只能到附近的一个同学那里避雨。正是在这个同学这里,孙德良看到了一抽屉的化工企业名片。在毫无头绪的服装业和一堆人脉的化工业面前,孙德良忽然想起:为什么不能做一个专业的化工网站呢?而且浙江是一个化工企业密集的地区,国内企业要出口,要获取信息,这样一个网站是各化工企业迫切需求的。
于是1997年10月,孙德良的“中国化工网”诞生了,这是国内**个垂直专业网站。作为**个吃螃蟹的人,孙德良收获了无数媒体的关注,无形中给自己的网站做了良好的广告宣传。发展到现在,中国化工网已经成为众多国内化工企业员工上班*先打开的网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如此,中国化工网一度占到了网盛生意宝总业绩的84.23%。
善用宣传,博得眼球
新世纪初,一直勤勤恳恳耕耘着化工网站的孙德良忽然变成了媒体追踪报道的焦点。原因是他和当时规模还很小的公司打赢了被誉为“中国入世**案”的产权官司。
作为中国化工网的创始人,孙德良一开始就对域名www.chemnet.com关注颇多。Chemnet是由英文chemical network(化工网络)简称而来,具有直观的“化工网”的意思。但是这样一个域名却早在1995年就在美国被注册了。无奈之下,孙德良只有申请china.chemnet.com给中国化工网用。但是他仍然时刻在关注这个更为适合的域名。2001年某**,孙德良忽然发现该域名因为没有续费而被注销,第二天一早,他就联系到注销方,并以9000美元购得了这梦寐以求的域名。
没想到,正是这9000美元给孙德良惹上了一场跨国官司。当时世界排名第57位的澳大利亚公司Orica因为这个域名的所有权问题将网盛告上了法庭,辩称域名是他们的。
孙德良实在是太在乎这个域名了。因此当他面对澳大利亚公司快递过来的厚厚的诉讼材料,他着实是紧张了一下。但是紧张归紧张,终究是要面对的,而且,必须要赢。
孙德良立刻联系律师,可惜在当时互联网刚兴起和中国刚“入世”的大环境下,国内懂**域名知识产权的律师还很少,*终孙德良只依靠公司内部自己组建的团队应诉。而此时适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眼光*到的孙德良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这是一场跨国官司,而且是中国入世以来**个因为域名产权而产生的官司。如果能击败世界500强公司,这本身就是一个**的看点。
于是这个几乎没怎么和媒体打过交道的浙江生意人一家家走访媒体,和总编们打交道。这件事很快就成为****的焦点,网盛和孙德良本人也因此得到了很好的宣传,官司打赢后,其品牌价值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这个案件甚至成为高校院系课程中,法律与新闻运作的**案例。在接受采访时,孙德良对记者透露其中“秘诀”:这是表达的艺术,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效果很可能就会大相径庭。而平日里,“观察、分析、总结、表达”这八个字,被他视为个人成长与培养公司管理层的“一大法宝”。
这是孙德良*到智慧的体现。而在网盛生意宝发展的过程中,时刻离不开这样的智慧。2006年12月15日,网盛顺利登陆了深圳交易所,成为“中国互联网A股**股”。彼时,它还是“网盛科技”。
2007年,孙德良在完成战略制定和框架搭建后,却面临着推广经费预算不足的难题。一向在业界以脑子灵活而著称的他,没有苦思冥想传统渠道的解决方案,而是将目光移到了资本市场——此时,这个市场对他来说已经不仅仅意味着融资,更重要的是它的传媒功能。孙德良知道,在中国有着庞大的股民人群,而每个股民的背后又有相应的影响群。如果改名,必然会得到股民和媒体的关注,相应的推广作用也就能实现了。
因为证券市场对于股票代码的名字有着硬性的规定:必须要带有2到4个公司的字样。这一改名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孙德良先是将公司名从“网盛科技”改为“网盛生意宝(Toocle.cn)”,然后才能将股票代码变更为“生意宝”。几经波折,孙德良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在google上搜索“生意宝更名”能搜到近十万网页,而这只股票在市场上不俗的表现力也使越来越多的股民关注到它。
激情澎湃走楼梯
在网盛生意宝的公司网站上,点开“公司文化”这一栏,能看到一行醒目的大字:“激情澎湃走楼梯”。这是网盛的公司文化,每个网盛人信奉的人生哲学,也是孙德良十余年创业路上的切身体会。
“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企业从小壮大,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从一楼到十楼,坐电梯几秒钟就能到达,但一旦发生危机,掉下来也很快。企业发展不如‘走楼梯’,一步步走上去,到了十楼再往下看,不会头晕。”关于这句话,孙德良用这样一个很形象的例子进行了阐释。“只是,我希望走楼梯的每一步,都要走得激情澎湃。”
确实,在互联网这个发展迅速的行业里,孙德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和他的这个理论是分不开的。理性地走楼梯,慢慢地走上去,而不是一蹴而就,这是孙德良理性发展的智慧。网盛之前,国内也有很多互联网企业上市,但是他们大多都奔向了纳斯达克。90年代末,中国互联网进入一个泡沫发展期。遍地开花的网站引来无数的风险投资,网盛也被诸多投资商青睐。但是孙德良理性地拒绝了这些资金,他认为那个时候网盛还没有能很好地利用这么多*的发展思路,和其他网站一样一味地扩张并不是他的追求。
正是因为孙德良这样脚踏实地的理性,在互联网泡沫破碎、纳斯达克崩盘的网络寒潮里,网盛如腊梅般在寒冬里挺立,为其日后发展壮大、成为“中国互联网**股”奠定了基础。
从上市到现在,网盛生意宝经历了一个痛苦的三年布局期,现在到了收获的时候。回*这三年的路,孙德良将其概括为:2007——布局之年;2008——酝酿之年;2009——发展之年;而今年,将是网盛的腾飞之年。虽然现在公司规模还相对较小,被外界称之为“小强公司”,但谈及下一个十年目标,孙德良说:网盛生意宝就是要在这些年实现从“小强”向“中强”乃至“大强”的跨越。
“互联网是一个充满了激情的行业,身在其中,就要有梦想;有梦想才能激发人的激情;有激情才能不断地创新,超越自我;企业发展了,就会有更大的梦想,产生更大的激情,周而复始,螺旋上升,这是我心目中的企业长生不老图。”这是孙德良对“激情澎湃”的*好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