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美老宅子,承载着杭州的古老历史。你知道在浙江杭州有哪些宅子充满了历史文化吗?浙江春游去哪儿玩?适逢下着细软而又绵绵的雨雪,在青似润玉的天色间,那些斑驳的白墙,深浅错落的黑砖,那些带着杭城古老记忆的老宅子,像漂浮在水面摇曳的黄叶,带着一整个春天的明媚,一整个夏天的炙烈,静静的随着时光的波流,荡漾着那些丰满的历史的过往,等待着我们拾捡,拼合,还原出一个清晰的岁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杭城*美老宅子!
胡雪岩故居:“黄昏花灯初上,看一场历史的视觉盛宴”
或登阁远眺湖景,或依坐在湖亭静闻虫鸣,待天色渐暗,院子里灯笼点起,一片荧荧*光,颇有些时光交错的恍惚。
晚清**富商胡雪岩的故居,占地5800多平方米,是一座既富有中国传统特色同时又颇具西方建筑风格的宅邸。其他颇有意韵的古宅,或小巧或清幽或简约或荒芜,相较之下,胡雪岩故居则是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大视觉盛宴。
于谦故居:“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喧嚣热闹的清河坊间,沿着一条细细的小道拐进祠堂巷,却瞬间像隔了一个世界。因路旁是所小学,除了听见琅琅的书声外,便只有自己的脚步声。
忠肃堂后面是个小园,一池方塘,两个小亭,隐逸在喧闹的河坊街头的这个小巷里,这座老宅在时光的间隙里,慢慢沉淀出于谦非凡的光彩,可与日月争光,可待世人追忆。
土木堡之变后,于谦反对南迁,奏请确立新君,稳固了国之根本;另充分发挥他出色的军事才能,运筹帷幄,以当时仅剩的兵力顽强抵御了瓦剌的进攻,面临国难,于谦部署战局时从容淡定,在战场激昂抗敌时热血忠义,无不让人钦佩且敬仰。后因夺门之变,于谦遭奸人诬陷,被判谋逆之罪。当时已白发苍苍的于谦在北京东市,从容就义,当时抄家时一贫如洗,一清二白,除了书籍,其余皆无。
比胜庙巷4号:“老时光机里装着的新胶片”
现该处是一家很小资的西餐厅,有一个文艺得不行的名字,“庭隅西湖”,老城区建筑一隅、院落式的西餐厅。因为是在老建筑的基础上做的内部装修调整,整个餐厅呈现的风格有着新旧冲突的冲击感。固有的保留下来的老宅子固然有一份穿越时光的旧时感,让人感慨一番在与飞速的时光交替中带来的淡淡落寞与怀念,不过因遇着现代元素的加入与融合,让那些逝去了颜色的过往带着冲突般似乎重新觅回了生机。
沙孟海故居:“此地尘嚣远,萧然夜雨声”
岁月时光驻足的故居,墙色白中带灰,黑瓦层叠错落,而屋内陈设也颇为简洁,墙上挂有他的墨迹。*居斗室那一刻,顿有远离尘嚣的隐逸之感。
沙孟海,浙江省鄞县塘溪镇沙村人。出生于一个中医家庭,早年跟从冯君木学古典文学,后从吴昌硕学书法篆刻,是位多才多艺、学识渊博、成绩斐然的大家,中国当代**书坛*擘,现代高等书法教育的先驱之一,是中国当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印学家、篆刻家、历史学家和教育家。
浙大之江校区:“绿深深处红千叠”
浙大之江校区坐落在*塘江畔、六和塔边的月轮山峦,解放前为之江大学所在地,其前身为建于1897年的育英书院,又名“督学堂”,系由美国教会南北派创建的教会学校。因前身为教会学校,故校区至今依旧弥漫着修道院的气息。
红房子沉淀了数十载的岁月,那厚重的赭石色,配上绛红的窗框,自有一番绿深深处红千叠的美感。红房内部的装饰风格,也带有教会的特点,每个红房内都有个大大的厅堂,厅堂高悬复古吊灯,整个屋内光线温软而又厚重。
整个之江校区建筑群,大概有十五六幢老楼,主楼、钟楼、旧图书馆、二号楼等老房均已修葺完毕,主楼为行政楼,一号楼、二号楼为教师办公楼,三号楼、七号楼、曾宪梓大楼为教学楼,四号楼设有模拟法庭,六号楼为校区医院。一号楼、二号楼楼建于1910-1920年前。上红房和下红房两幢别墅约建于 1902-1903年,圆拱门廊,雕花柱子,留有古罗马建筑痕迹,相当考究,其中的下红房据说司徒雷登曾住过。
源茂里:“有一种装载着过去的味道”
在这个五光十色的城市里,与之相伴的是车水马龙,而老宅子就像角落里的一帧泛黄的照片,在流逝的岁月间,从容淡定地守着一份沉静与祥和。
建筑内多采用西洋纹饰,细节的处理透露出浓浓的西洋风情。但它的合院式单元结构和门框、墙檐上的主要装饰又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延续和发展。因此,整体建筑风格体现出华洋杂处、中西并呈的特点。
在源茂里,可以嗅到老杭州的味道,里弄间,孩童嬉戏,老者相对而坐,或抿茶,或**,时光都变得静谧。每户人家门前都悬挂着纸质的红灯笼,在一片灰砖褐瓦间,既有老底子中式喜庆的氛围,也透出一丝寻常百姓家的温暖和睦。怀想儿时的弄堂,永远像穿梭的时光机,这头是打着赤膊露齿而笑的天真浪漫,那头是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城市,伴随着成长,欢声笑语像随风飘去的银**,带给我们更深远的课题的是成长与超越。